物业管理服务的模块化创新

模块化创新的理念

      日本产业经济学者青木昌彦在2003年将模块与模块化定义为:模块是指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它可以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而模块化则是一个将系统进行分解和整合的动态过程。这么一听可能觉得复杂又深奥,其实模块化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一辆汽车时,不同车型的外观,不同的发动机,不同的车座,再进行多次排练组合后,会形成不同档次、不同性能、适用人群不同的车辆,这就是有关于汽车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作为子系统有三大特点:

      1、通用性。不同的模块可以进行相互替换、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这就要求不同的模块是通用的,能共同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互相联系。

      2、独立性。虽然各个模块之间共同遵守系统的外部规则,但是不同模块的设计有很强的独立性,是互不干扰的。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模块是有较强的替代性,这激励着设计者不断创新,推动模块的演进。

      3、批量化。在模块化设计中,通过精简模块的种类和数量,达到多元化配置产品的目的。模块化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批量化生产的优势,又满足了产品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模块化是化解产品批量化和个性定制化这对矛盾的良方之一。

      模块化理论的深化与探究由经济学家推动,使模块化有了更广泛的应用。1964年IBM360模块型电脑系统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使硅谷计算机产业群的兴起,模块化设计理论得到升华和普及。随着时代的进步,模块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模块化除了在制造业中有应用,在医药行业、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以及高科技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为什么说物业管理需要模块化创新呢?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声称要向标准化“发起进攻”并预言:信息社会是一个“打破标准化后”的多样化社会,今后的一切将“越来越不一致和没有标准了”。确实如此,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使产品市场呈现出多样化,服务业亦然。

      物业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再是维护公共环境卫生、门岗服务等狭义的物业服务,而是结合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形成的更高效的服务系统提供的个性化、精细化的物业服务。其次物业作为企业,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物业作为人力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往往是最大的人力支出,满足顾客个性化的服务,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职员开销,如何让组织架构更为精简、高效,使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同时又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物业人所思考的问题。然后就是目前物业行业的服务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物业与业主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易在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矛盾摩擦。而李春田教授在2007年《现代标准化——‘模块化’研究报告》中指出模块化是现代标准化的前沿技术。

模块化创新能给物业带来什么改变?

      模块化主要分为产品模块化、流程模块化与组织模块化这三类。首先物业模块化创新,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提供个性定制化、高效的服务,提高物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不断优化精简模块设计,使得每一个独立模块都能发挥柔性化功能,同时采用批量化方式制造模块,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在业主利益和物业利益中寻找到平衡。既满足业主对个性化和性价比的追求,又保障物业的经济效益,达成双方利益的平衡。

      其次物业模块化创新,不同模块提供的服务是具有标准化,相同模块提供的服务是相同的,提高了物业的服务质量,促进物业服务的良性发展。在组织架构中进行模块化,有利于职员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方便人员调动,及进行良性竞争。

      在物业模块化创新中,设计相应反馈模块,有利于业主对物业服务进行反馈,拉近业主与物业的距离,提高物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总而言之,物业模块化创新是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兼容。

      本文来源:物业管理微信端

 

 

© 2003-2024  华海后勤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29922号-3